溫室氣體減量爭議大 經濟部環保署各有堅持
2006/04/22中央社台北報導
「國家永續發展會議」22日落幕,爭議性的溫室氣體減量並未達成共識,經濟部次長陳瑞隆主張,著眼於物價波動及經濟發展,認為不應自我設限;目前國內物價波動,經濟部想要「以價制量」調整電價,顧慮再三,遑論水價、糖價蠢蠢欲動,牽一髮動全身,有些國家之所以能達成溫室氣體減量的目標,正是部分倚賴核能發電。
但是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長張國龍指出,台灣人口占全世界不到千分之三,卻排放了1%的二氧化碳,是全球平均值的4倍,預估到了2025年,台灣每人每年將製造18噸的二氧化碳,現有3個國際組織注意此事,台灣若不謀求溫室氣體減量,拿出具體措施,遲早遭到貿易制裁。
台灣在經濟上的發展和環保一直無法配合, 其實如果能動點頭腦儘可能保護地球, 這樣無形中也會增加不少經濟效益. 如果到時遭到貿易制裁, 那麼一向倚賴外貿的台灣沒有乾淨的環境又失去經濟來源, 那該何去何從呢?
2 則留言:
「綠色出擊」中說,汙染,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就是浪費,就是資源利用的缺乏效率,對一個國家來說,又何嘗不是如此呢?而環保,或更廣義的「永續發展」也就成為了這一類浪費問題的最佳解。永續發展,絕不只是對更好生活的追求而已,它還是台灣眼下諸多社會問題、乃至經濟問題的答案。不是癡人說夢!
清華大學的王俊秀教授說,永續發展其實就是對快樂的追求,是人心深處一種對於幸福的嚮往。一旦社會大眾能夠瞭解這點,相信,只要有一番努力,就在你我生長的這塊土地上,湯馬士‧傑佛遜在美國獨立宣言中所述及、人類生而有之的「追求幸福(the pursuit of happiness)」的權利也將為你我所擁有。
一起來捍衛這「不證自明的真理(truth to be self-evident)」吧!
嗯嗯~ 說的有道理
永續發展其實真的包括很多
像是如何讓一個公司永續發展阿
讓台灣永續發展壓
還是讓整個家族能興旺且永續.
其實都是很重要的. 只是跟我們最密切關心的自然, 我們常常會去忽略它, 其實有些東西,先犧牲一點點小小的利益,常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喔 by小鳳
張貼留言